2013年8月6日星期二

学术论文与回忆录的融合

学术论文与回忆录的融合
——《他乡的经验:日治时期台湾人的海外活动口述访谈》读后
 
台湾历史学家、中研院台湾史研究所第二任所长许雪姬的长文《他乡的经验:日治时期台湾人的海外活动口述访谈》,是一篇具有学术性又有回忆性的文章,不但提出了口述历史的诸多方法,也回顾了她从事日治时期台湾人的海外活动口述研究的酸甜苦辣,可以说是学术论文与回忆录的融合。
 
我们把它当作是学术论文来阅读分析与理解。是因为该文有前言、过去的相关研究及成果、我的访谈经验、由访谈得到的结果、口述工作过程中常遭遇的困难、代结论六个部分组成,形式与结构上,都符合学术体例与规范,有论点,也有结论,所以说是篇历史学学术论文。另一方面我们之所以把它当作作者学术回忆录来看待,是因为其中写出了很多作者的学术故事与经历。
 
首先来分析这篇文章的学术性,或者说领会这篇文章的学术启发。
 
在前言中作者认为,如果日据时期台湾的历史研究只用日本方面的资料,不能避免地会肯定其统治。而用台湾人的历史书写,往往存在不是每个台湾人都有写作的能力,但不会写的人其经历并非不重要,因此若经由口述访谈,就值得尝试,也很有必要。而且这些人年事已高,再不及时访谈留下记录,这一段历史就将“失传”。这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作者的口述历史研究的重要性。
 
接着,作者从“海外活动”这个切口入手,因为她要研究的,不是日治时期台湾人的岛内活动,而是岛外活动也就是海外活动。她把日治时期台湾人的“海外活动”做了分类,包括到中国大陆、日本、南洋去。而到中国大陆去的,又分为去民国政府地盘、去“伪满”“华北政务委员会”“汪伪”地盘两个部分。最后,作者认为,日据时期台湾人的他乡经验,尤其是大陆经验对战后的影响不小,不研究这一段,无法解释战后台湾种种政治、社会现象形成的原因。这就再一次做实了她的研究意义。
 
在第二部分“过去的相关研究及成果”中,作者从“有关中国大陆经验的研究”“南洋的经验”两部分的研究着手进行文献综述,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专门写到日本去的这一类他乡经验,也许日据时期的日本,于台湾人而言不是他乡。这与前言里提到去日本也是海外活动之一有点矛盾。
 
在“有关中国大陆经验的研究”中,作者又分台湾与中国大陆两个地方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以及访问纪录、回忆录、文史资料三种体裁共5个方面来展开综述,5个并列的部分在分类上似乎有点混乱,不宜相提并论。可以把研究体裁部分列为地理板块之下。而在“南洋的经验”中,作者主要就台籍日本兵、志愿军、义勇队、拓南工业战士的他乡经验研究资料,进行了文献综述,其实还有到东南亚做其它事情例如经商求学的台湾人的他乡经验,也值得记录研究与被综述进来。
 
作者在第三部分“我的访谈经验”中,提出了很好的口述历史研究方法。 例如建立相关访谈名单、设计问题、联络确认生死、说服接受访问、进行正式访谈、整稿、改稿、订稿、签约出版等。作者的经验非常琐碎,或者说详尽。其实,概括地说就是征集与开展,包括资料准备、设计提纲、选择约谈、整理归档而已。作者在此论述中,订稿与定稿不分,两者混用,也值得商榷。
 
在第四部分“由访谈得到的结果”中,作者涉及到口述历史的研究。口述历史收集与口述历史研究是两个过程,后者以前者为基础,前者为后者提供前提。作者没有明确这一点,也许在她看来,这是不证自明的。作者没有过渡段落,直接开门见山总结“由访谈得到的结果”为四点:1、得到历史上相当重要的材料,2弥补文字记录不足,3、了解到台湾人性的复杂性,4通过访谈搜集到很多文物,5、引用、转载与回响。
 
美中不足的是,论文没有详细说明她的口述历史研究方面的成果,例如通过她的访谈,在某个历史疑难问题上得到了什么新的历史结论,等等。
 
其次,我把这篇文章当作回忆录来阅读与欣赏。
 
这集中体现在文章的第五部分“口述工作过程中常遭遇的困难”。比如辛苦找到受访者却被拒绝不愿接受访问,吃闭门羹,更可惜的是花了不少力气整理出来的稿,在受访者阅稿后却不愿意出版。具体包括1、整好稿后无法出版,2、访谈后难以整稿,3、出版后有后遗症,4、考订的困难,5资料使用的困难。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总结出的这些口述工作过程中常遭遇的困难,很有代表性,也让读者从中看出了学术道路不容易走,不经历风雨,很难见彩虹。
 
作者在最后的代结论中,回忆了她从1978年参加台北市政府的一个活动,开始了她漫长的从事口述访谈工作的历程。作者说,屈指一算,匆匆28年过去了,那该走的路她已走过,功过自有后人判断,生前毁誉并不值得计较,显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高洁的学术品格。作者也谈到她未来要进行的计划,也值得后学景仰。她虽然贵为中研院台湾史所的所长,功成名就,德高望重,完全可以坐享其成,吃吃老本,人到中年万事休啊,但是她还计划继续亲自去做访谈,确实让后学钦佩并不敢懈怠。
 
最后,我谈点自己的真实收获。
 
通过研读此文,我对口述访谈特别是口述历史有了一定了解。口述历史是一种搜集历史的途径,该类历史资料源自人的记忆,由历史学家、学者、记者、学生等,访问曾经亲身活于历史现场的见证人,让学者文字笔录、有声录音、影像录影等。之后,作为日后学术分析,在这些原始记录中,抽取有关的史料,再与其他历史文献比对,让历史更加全面补充、更加接近具体的历史事件真实。
 
希望自己以后也有机会,对那些文字功底比较差的打工者,进行访谈,以便丰富打工历史与打工文学。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