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日星期二

不看广告,只看金宝

昨夜星辰 依然闪烁

天狼星诗社和现代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不容错过
 
(金宝讯)201574日至5日,马华文坛将迎来盛事,天狼星诗社和现代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将在拉曼大学(霹雳州金宝校区)隆重登场,天狼星诗社诸多社员和中港台新马一众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山水又相逢,文坛再聚首,共话马华文学的研究与传播,精彩不容错过。
这次名为“2015马华文学研究与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天狼星诗社和现代主义”的文坛盛举,将讨论天狼星诗社与马华文学史的关系、天狼星诗社与文学传播个案、马华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运动思潮的关系、马华现代主义文学的传播与影响等多个热门话题。
诗坛的天狼星并没有坠落与消失在银河,绝大多数马华文学的“追星族”至今还记得,1970年代天狼星诗社所展开的现代主义文学运动,毫无疑问是大马独立建国后马华文坛的重要事件。由温任平和温瑞安所领导的天狼星诗社在这场运动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从提倡创作、展开论述,到编纂和出版诗选,甚至于社会动员,他们为当时众多年轻的创作者带来广泛影响,为马华文学的进步推波助澜。文学传播的功能在天狼星诗社所展开的各类文学活动中屡试不爽。对于天狼星诗社的学术评价与系统整理,进一步建构马华文学的主体性,将是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的重头戏之一。而在世界华文文学或全球华语语系文学的框架下来审视马华文学研究对普遍的文学理论有何贡献,马华文学研究的成果如何化约为具有普世意义的观念,这些都是值得继续展开论述与辩证的议题。
诗歌是年轻人的精神洗礼,学术是中年学人的戮力追求,回忆是老年人的宝贵专利,无论你处在哪个年龄段,都有理由,届时光临会场,见证诗歌、学术、学者与时代的脉动,为天狼星诗社不灭的星光点赞,为弦歌不辍的马华文学研究呐喊助威。
 

2015年5月16日星期六

华人锡矿业系列讲座(一):琉琅妇的故事

http://www.utar.edu.my/ics/index.jsp?fcatid=252&fcontentid=2643&f2ndcontentid=116603

本院中华研究中心2015年4月8日下午在金宝校区PF067室,举办了题为《琉琅妇的故事:霹雳州近打谷锡矿业图像》的学术讲座,这也是“华人锡矿业系列讲座”的第一场讲座,由拉曼大学文学院新闻系郑文德讲师主讲。主持人黄文斌中心主任在开场白时指出,华人对整个马来西亚的锡矿产业而言,有过一段不可磨灭的光荣历史。还原到英殖民时期马来亚的历史脉络里,我们可以发现,锡矿业的发展与华人的积极参与和辛劳付出密切相关。1847年和1880年,霹雳州分别在拉律地区和近打谷发现蕴藏丰富的锡矿,吸引了大批华工移民。此后,以霹雳州锡矿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带动了州内怡保、务边、金宝等地的发展,也使马来亚进入现代化的建设。研究马来西亚华人锡矿业,既有学术价值,也有历史与现实意义。
 
郑文德讲师还未开始演讲前,先播放一则短片,告诉大家什么叫“洗琉琅”,“琉琅妇”又是怎么一回事。通过直观生动的画面与镜头展示,同学们纷纷被这精彩的影片所吸引,对于这份陌生的职业抱着即好奇又敬佩的态度。原来,历史文献对于“洗琉琅”的记载并不多,而社会大众也认为这是一种末流的行业。琉琅妇不一定都是华裔,但从事这一行的大部分是客家女性。她们用一个被称为“琉琅”(Dulang)的凹型木盘,在水沟中淘洗锡米。在酷暑中,她们每天要站在没膝深的水里弯腰工作4到6个小时之久,因此在马来西亚的锡矿开采史上便有了“琉琅妇”这个辛酸的名词。虽然“琉琅妇”不获重视,但她们对于马来西亚锡矿业却贡献良多。其中占了全国总生产量的5%-6%,巅峰时期有3万多人从事这个行业,带来数以万计的外汇。

郑文德讲师通过田野调查和口述历史的手法,采访到了不少健在的“琉琅妇”,尽管她们年事已高,但是对她们曾经从事过的“洗琉琅”依然记忆犹新。她们的口述,为不被重视的历史留下了鲜活的史料。郑文德讲师还特别提醒在座同学,做口述历史应该注意的方面,例如:要熟悉在地的人文景观;具备一定的专题研究能力;具备较强的亲和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具备新闻传播知识以及采访的技巧和应变能力;懂得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及时掌握受访者的心理变化;做一个善于聆听的谈话者;准备好适合的记录工具等等。郑文德讲师笑着透露,在采访的过程中,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包括受访者一些趣闻轶事。

最后,郑文德讲师强调,研究本地历史必须有一定热诚和耐性,才能有所收获。本地历史尤其是华人研究,尚有许多待研究的领域,是需要许多学者们去挖掘的。黄文斌主任则认为年轻一代都应该有至少一次洗琉琅的体验,才能体会前人的辛劳,继而珍惜目前所拥有的一切。讲座的最后环节是师生交流,气氛轻松愉快,宾主尽欢。同学们收获了书本上学不到的历史知识,还有可口的茶点,过了一个有意义的下午。

2015年5月14日星期四

余氏“台风”影响马华文坛

余氏“台风”影响马华文坛 拉曼大学一篇博士论文创多个第一



(霹雳‧金宝讯)在拉曼大学最新一届毕业典礼上,应届毕业生、“新科状元”李树枝并不太引人注目,但是他撰写并通过答辩、藉此获得博士学位的毕业论文《余光中对马华作家的影响研究》却创造了多个第一。

这篇被界定为哲学(中文研究)博士学位论文的著述,其实是一部纯文学的博士论文。它研究和回答的,是纯粹的文学问题,那就是台湾著名诗人、作家余光中对主流马华作家的创作有哪些影响,怎样影响,影响的成果如何,为余氏“台风”登陆并深刻影响马华文坛留下历史见证。它是我国第一部系统阐述余光中对马华作家总体影响的博士论文,从文学评论、散文、现代诗三个类别,就方娥真、刘贵德、温任平、张书林、谢川成、其他天狼星诗社作家群、温瑞安、何启良、辛金顺、骆耀庭共1个团体、9名马华知名作家的文学书写,进行整体观照和学术探究,揭示他们的接受美学与受余光中影响的创作轨迹。此外,本论文也是我国第一部用母语(中文)写成并通过答辩的纯文学博士论文,体现了我国高等学位教育的包容性与多元化,也属于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史上的大事。《余光中对马华作家的影响研究》这部20多万字的论文,还是拉曼大学栽培出的第一部文学类博士论文,论文作者也是拉曼大学哲学(中文研究)博士班第一个报读生。

面对来自中港台学界和马华文坛的赞誉,论文作者、现任拉大中华研究院助理教授李树枝显得非常低调,他谦虚地表示,余光中先生属于世界华文文学、华语语系文学乃至比较文学研究领域无法回避的研究对象。他的博士论文只不过丰富了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对余光中的研究成果,厘清了余氏现代主义、广义现代主义、中国性-现代主义与马华文学现代主义书写/运动的“内在关系”而已。
 
http://news.sinchew.com.my/node/423902?tid=1 

2015年5月15日星洲日报全国版第22版头条!

广西裔华人教师

近获马来西亚中文文学类首张博士文凭

        5月16日是马来西亚的教师节。这一天,马国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的助理教授李树枝特别高兴,这是他今年3月获得博士学位后过的第一个教师节。有学生买来头天(5月15日)的《星洲日报》作为教师节礼物送给李老师,那天的报纸刊登了李老师获颁马来西亚中文文学类首个博士学位的图片新闻。

马来西亚华教史上第一个中文文学类博士李树枝祖籍广西容县亨塘村。他不仅是马来西亚拉曼大学毕业的第一个研究纯文学的博士研究生,同时也是马来西亚首位用中文撰写毕业论文的文学类博士学位获得者。

        据悉,因为国情不同,包括最高学府马来亚大学在内的马来西亚各院校中文系,博士毕业论文都必须用国语(马来文)或英文撰写,或者最终翻译成国语(马来文)或英文提交。创办已经13年的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中文系在华社努力与官方许可下,除了用中文教学以外,亦允许学生采用中文撰写硕士博士论文,开创了华语教育在马国的新局面,使得中文学历教育在马来西亚从华文小学、华文独立中学到大学(本科、硕士、博士)能够一以贯之。为了响应这一利好政策,李树枝抓住机会,5年前成为拉曼大学中文系第一个博士研究生,并最终在今年顺利毕业,如愿以偿、不负众望。

说话依旧带有容县口音的李树枝,自小生长在马来半岛华人新村(New Village),生活学习条件十分艰苦。中学毕业后他考入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就读本科,后在马来西亚一所华文独立中学教书。工作之余,他坚持自学中国文学,并最终考入中国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硕士学位,学成后回到马来西亚,出任拉曼大学讲师并在职攻读该校中文系博士研究生。2015年3月,李树枝顺利登顶学术巅峰,戴上博士帽,成为该国第一个用中文撰写毕业论文并获得文学类博士学位的毕业生。他的成功,体现了马来西亚高等学位教育的包容性与多元化,也属于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史上的一件喜事。

李树枝博士的毕业论文《余光中对马华作家的影响研究》,也是马来西亚第一部系统阐述中国台湾诗人余光中对马国华人作家总体影响的专业著述,揭示了中马两国文学交流的意义与价值。(这后面的文字是我应中国国内某家媒体之约而写的,不知道何时发表)

2015年4月23日星期四

序:东莞文坛:点赞2013

东莞文坛:点赞2013
(序言)
 
根据2014年广东省东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的具体安排,按照文化部、国家档案局《艺术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为进一步推动东莞市文化精品与名城建设,决定建立2013年东莞市艺术档案,并结合档案,编辑出版大型艺术丛书《东莞艺术年鉴2013》。这就是《东莞艺术年鉴2013》(文学卷)编辑出版的由来。
文学是时代的晴雨表。2013年,东莞市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东莞的文学也躬逢其盛,根生土长,开花结子,带叶连枝。
文学首先是人学。东莞文学由文学莞军肩负使命,文学莞军在建设“文化名城”战略目标的指导下,为了东莞的城乡发展可谓不辱使命、功不可没。在这一年里,东莞的文艺工作者特别是文学创作与批评人士,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创新了文学管理与生产机制,兰心蕙性,秀外慧中。
该年12月,东莞市文联主席刘锦明当选为广东省文联第七届委员会委员、主席团成员,市文联专职副主席宋媛当选为省文联第七届委员会委员,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协主席詹谷丰当选为省作协第八届主席团成员,把东莞文学带入更高的体制层面。2013年,恰逢东莞市文联成立50周年,41名优秀文艺工作者获得表彰。受表彰者既有邓慕尧、莫树才、杨宝霖等老作家,也有王十月、郑小琼等从东莞走出去的年轻打工文学作家,同时还有詹谷丰、陈启文等实力派作家,再加上柳冬妩、胡磊、彭争武等文艺批评家坐镇,东莞文坛形成了薪火相传、弦歌不辍的盛景。819日至25日,以作家为主的东莞市文艺家采风团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进行了为期六天的采风。行而思之,作家文艺家们纷纷表示,一定要用文学艺术的形式记录莞疆两地人民携手援建的故事。331东莞市文艺志愿者服务活动暨文艺志愿服务团成立启动仪式举行,随后开展的一系列年度文艺志愿服务,极大地拓宽了作家、诗人、批评家参与社会实践、奉献文学才华、服务人民众的途径。总之,文学莞军正以特有的方式,积极投身东莞的“两个文明”建设。
文学更重要的是作品。文学莞军在2013年精品迭出,大笔如椽,波澜老成,流风回雪,拔新领异,别出机杼,美成文笔,大有可观,值得点赞。
这一年,奖励方面,东莞作家作品获得第九届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台湾第四届桐花文学奖、台湾2013客语文学创作奖、第四届东莞荷花文学奖、“三正杯”2013东莞年度文学传媒大奖等海内外大奖。在受到资助方面。东莞作家作品入选中国作家协会2013年度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广东省文艺精品创作专项扶持资金项目、东莞市文化精品专项资金扶持项目等。在签约项目方面,东莞文学艺术院第四届签约创作项目顺利推进,市内外21名文学工作者脱颖而出,成为莞字号签约作家。就拿较能代表文学水准的长篇小说来说,《长篇小说选刊》系中国唯一有CN刊号的长篇小说选刊(双月刊),每期精选长篇小说三部而已。2013年第3期《长篇小说选刊》精选了三部长篇小说,其中两部竟然都是东莞作家的作品,充分凸显了东莞作家长篇小说创作在全国的领先水平与媒介影响力。
文学莞军芙蓉出水,错彩镂金,正用锦绣文章,别具炉锤,独树一帜,为民生而歌,为时代鼓呼,为“中国梦”的实现、“东莞精神”的传递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积极影响。
用年鉴的形式,把东莞文坛本年度的“春和景明、风月无边”分别部居、以类相从,就显得既有学术必要也有现实意义。东莞市主管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的领导和市文学界有识之士玉成此事,可谓高瞻远瞩、功德无量,填补了一项空白。
年鉴是以全面、系统、准确地记述年度事物运动、发展状况为主要内容的资料性工具书。本年鉴遵循这一规律又有所创新。尽量少用鸿篇巨制大块文章,而是多用条目方式,记述2013年东莞文坛、文学莞军的黄金时代、锦瑟年华。本卷全书分为第一章分类综述:文学的不同抱负,第二章大事纪要:又是一年好光景,第三章街镇文传:原来姹紫嫣红开遍,第四章荣誉榜单:谁持彩练当空舞,第五章年度读本:诗情壮志、文采风流。
浑金璞玉,尚需雕琢。挂一漏万,在所难免。桂林一枝,昆山片玉,仅此而已。正如《兰亭集序》最后所说:“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是为序。
 

跋:一本年鉴而已

一本年鉴而已
(后记)
 
在广东省东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扶持下,在市文联、市作协、市批协领导的提携有加与友情支援下,在东莞市青年产业工人作家协会的竭诚努力下,《东莞艺术年鉴2013》(文学卷)顺利付梓,丑媳妇终于要见公婆了。作为编撰人员,我们诚惶诚恐,并以最大的诚意,期待社会各界宽猛相济的批评。
编撰《东莞艺术年鉴2013》(文学卷),在东莞也是“破题儿第一遭”,属于新生事物,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我们困而知之,勉而行之:困知勉行者,勇也!我们深信,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广泛发动群众,给全市各镇(街)文化广电服务中心、局属有关单位的东莞艺术档案资料整理联系人发出邀请,请求共襄盛举,共同完成资料整理收集事宜。感谢他们深明大义,在百忙之中拨冗贡献资料,快人快事,无私共享文学成果。没有他们的付出,本年鉴的编撰将彷徨歧路、难以善终。对于他们的辛劳,礼无不答。
资料收集后,我们编撰人员立时三刻,流星赶月,夜以继日,牺牲年节休息时间,进行核实、查对、补充、更新、润色、加工、电子化、档案化、标准化、系统化、科学化、书面化。记忆将不能把这短暂得不能再省略的合作编撰时间给遗忘。往者虽旧,余味日新。感谢一起参与编撰工作的同仁,大家的灵心慧性、聚精会神、竭忠尽智成就了这本年鉴。良工心苦,冷暖自知。
捧读本书,坦白地说,作为编撰人员,我们尚有自知之明。例如本书第一章,并不完全符合年鉴体例,内容上,东莞文学的抱负与年鉴的客观表达这两者之间,有一个论述上的差距。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希望在来年的编撰中能够改变这种格局。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在资料取舍与价值判断方面,在合理性与正当性兼顾方面,还值得商榷。第五章的年度读本精编,限于篇幅与年鉴性质,有肢解精华、断章取义之嫌;也有双眼蒙尘、识货不准、挂一漏万的可能,受制于复杂幽深的美学黑洞,不能定一论。殷切期待下次编撰时能够慧眼渐开、好运重来。
曲终奏雅,跋尾鸣谢。
衷心感谢东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扶持,感谢市文联、市作协、市批协、市文广新局艺术科领导的提携有加与友情支援,感谢全市各镇(街)文化广电服务中心、局属有关单位的通力合作,感谢东莞艺术档案资料整理联系人的热忱奉献。
本年鉴在编撰过程中,参考引用了市文联主席刘锦明、市批协主席柳冬妩、市委党校袁敦卫博士团队等领导、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文彩精华,见之忘俗。采纳吸收了东莞文艺网、东莞阳光网、东莞日报、东莞时报等媒体的权威报道,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不宁唯是,本年鉴在出版过程中,还得到某某出版社责任编辑某某某、职业出版人万燕琴女士、资深编辑张一文等人的鼎力相助,对于他们的优质服务,点个赞!
点赞2013,点赞东莞文坛。
鉴往知来,本年鉴时刻提醒自己,它只不过是本年鉴而已。
是为跋。

本人被拍电视专题片

2014731日,晚上1820分,东莞电视台公共频道播出的文化类专题节目“芳菲文化馆”是《作家:张一文》,本人第一次被拍专题片,5分钟的节目,拍了我好几个小时。“轰隆一声响,丑角上了场”,连我自己都不好意思看。首播一次,重播3次。
以后再也不“触电”了,太难为人了。不过还是要感谢各位给机会,3Q!
 
 
 
 

“中国作家第一村”主要新闻,和我有关

“中国作家第一村”主要新闻,和我有关的
 
1、《樟木头欲造“中国作家第一村”》
倾斜政策包括购房、入户等优惠,9月小香港旅游节期间挂牌
来源:《南方都市报〈东莞读本 封面〉》,201063
作者:南都讯 记者 莫晓东 通讯员 陈剑锋
摘要:另外,在樟木头其他花园小区散居的还有青年作家王十月、韩三省,青年文学评论家张一文等。
 
2、《中国作家第一村挂牌成立著名作家雷达任村长》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0929
作者:中新社东莞928日电 (李映民 李纯)
摘要:另外,青年作家王十月、韩三省,青年文学评论家张一文等也在该镇“安家”。
转载:
 
3、《17位作家成东莞“村民”》
来源:《深圳商报》20100930
作者:《深圳商报》记者 王光明
摘要:“作家村村民”代表作名录  9.张一文:《打工文学研究论略》
 
4、《“中国作家第一村”连中三元》
来源:《南方日报》20101021
作者:南方日报讯(记者/陈志强 实习生/唐继宜 通讯员/陈剑锋刘芬)
摘要:据了解,928日在东莞市樟木头镇御景花园正式挂牌成立的“中国作家第一村”,目前有南翔、葛水平、王松、雪漠、陈启文、王一丁、刘芬、张一文等19位作家扎堆“进村”。
 
5、《东莞“中国作家第一村”别样过年》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10125
作者:中新社东莞124日电 (李映民 李纯 陈健峰)
摘要:“村民”唐达夫、南翔、王十月、张一文、曾小春、王一丁、陈启文等,也分别从珠海、深圳、广州、东莞、湖南等地专程赶到樟木头,与长住樟木头的“村民”王松、雪漠、刘芬、唐沫洲、陈爱东一起吃“团圆饭”。
转载:
中国网络电视台、南方日报 http://news.cntv.cn/20110125/103152.shtml 
 
6、《作家村是作家之家》
来源:《文艺报》20121121
作者:刘东风 陈昕
摘要:南翔、彭晓玲、晏杰雄、张一文等村民的作品也先后获得省级以上奖励。
 
7、《“东莞特色”留下浓彩》
来源:《黄金时代》杂志2012年第5
作者:吴浩,闻崇,孺子牛
摘要:广东文艺批评家张一文在东莞樟木头置业后,和王十月、王一丁、刘芬等同居此地的作家一道,推动成立了“中国作家第一村”。作家村一问世便引起新华社、《人民日报》、香港《文汇报》等各大主流媒介的强烈关注。各地名作家也纷至沓来,作家村和村民们,成就了一段文坛佳话。
转载:
 
8、《东莞给海内外签约作家配备专门工作室》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4-07-07
作者:中新网东莞77日电 (李映民 周霞)
摘要:“村民”包括葛水平、王十月、陈启文、唐达天、丁燕、南翔、郭严隶、冉正万、江子、魏红花等实力派作家,还有香港和海外的曹柱国、吴琼、冼锦艳、蔡省三、张一文等华人作家。
转载:
 
9、《“中国著名作家广东行”到樟木头采风》
来源:东莞阳光网2014-10-23
摘要:“2014品鉴岭南——中国著名作家广东行”东莞采风活动走进樟木头,先后到 “中国作家第一村”参观交流、到观音山采风。另外,雪漠、张一文、丁燕、刘芬、王一丁、王万兵等作家村“村民”也参加了采风活动。
转载:

22篇时评,星洲、南洋、中国报

马来西亚现有10多家华文报纸,影响最大的是《星洲日报》、《南洋商报》(陈嘉庚先生创办)、《中国报》。马航事件后,突发灵感,写了不少时评见刊在这3大报上
 
怨怨相报何时了   
原载《南洋商报》2014524W3版,第22篇。暂停,回国。
 
不服不行   
原载《中国报》2014520C15
 
面子与政治
原载《南洋商报》2014517W3
 
该了与不该了  
原载《南洋商报》2014515C11
 
律师坐牢,如何是好  
原载《中国报》2014514C15版“人人咖啡店”
 
一刑二法三歧路   
原载《星洲日报》2014513日第30
 
入侵与入赘
原载《南洋商报》2014510W3
 
团结就是力量 
原载《南洋商报》201457C11
 
相似的学运,迥异的命运
原载《星洲日报》20145632版言路
 
游行与游玩
原载《南洋商报》201456W3
 
“五四”年年在
原载《中国报》201455C19版“人人咖啡店” 
 
引咎辞职是美德
原载《中国报》 201453日的C19版“人人咖啡店”
 
反抗叙事的比较阅读
原载《南洋商报》2014430C4版言论
 
有朋自远方来 为啥老马访大马
原载《中国报》2014426C15版“人人咖啡店”
 
马中友好,未必熊猫
原载《南洋商报》2014419C11版言论
 
功利性与公益性
原载《南洋商报》2014415C11版言论
 
多解决问题,少谈些“主义”
原载《中国报》2014415C7版“人人咖啡店”
 
院系调整尚需广泛论证
原载《星洲日报》20144934版言路
 
报界应无“文字狱”
原载《中国报》45C15版“人人咖啡店” 
 
MH370事件善后事宜之设想
原载《星洲日报》4334版言路
 
为何中国家属反应最剧烈
原载《南洋商报》42C11版言论 
 
身为中国人,我也有话想说
原载《星洲日报》331日第32版言路,首发
 
《中国报》201441日第5版全文转载,并在47日综述《南华早报》的报道时,再提我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