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7日星期二

世界海外华人研究学会第八届国际会议在吉隆坡举行


 
 
 
(右为新华社记者王大纬)
 
世界海外华人研究学会第八届国际会议(ISSCO8)2013817-19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此次大会由世界海外华人研究学会和马来西亚拉曼大学联合主办主题为“本土区域跨国海外华人研究再思考”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名专家学者拨冗与会、共襄盛举大会共收到167篇学术论文其中69篇用英语书写、9篇用马来语宣读主题涵盖美国和欧洲的中国移民研究、中国与海外华人政策、文化变迁与认同、离散族群及国际关系等新华社、中新社和东南亚主要华文媒体都对此次会议进行了报道
 
马来西亚教育部副部长叶娟呈在书面致辞中指出在马来西亚举办世界海外华人国际研讨会意义重大它可以为全世界的海外华人研究学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和研究的平台将最新的有关海外华人在学术、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动态展现出来增进海外华人的理解、联系和交流此次会议首次接受以马来文提呈论文这反映了世界海外华人研究学会的学术包容和马来西亚多元文化与语文的特色举办类似的国际研讨会将有助于提升马来西亚与其他国家及地区的学术研究与交流她当天不克与会其致辞由教育部大马师范学院副院长李汶桦博士代读
 
拉曼大学代理校长尤芳达教授在开幕式上表示本届研讨会旨在探讨海外华人及相关的课题让与会者能分享自身的经验促进彼此之间的互动交流意义深远而众多崇论宏议更值得与会者期许他说会议承办单位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着重于各领域研究包括马来西亚华人及文化、现代华文文学、汉学、当代中国、艺术与闽南文化迄今为止已经培养了418名中文系学士毕业生、83名硕士生及27名博士生
 
大会工作委员会主席、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院长何启良教授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本届研讨会主题为“本土、区域、跨国海外华人研究再思考”主要是思考本土化、区域化和跨国化这三股动力对海外华人及其研究的影响本土化主题为政治社会化、文化认同、以及公民权区域化主题则涉及整合、经济投资以及网络跨国化主题则将探讨有关全球化、迁移及国际关系事宜世界各地的华人都对当地社会贡献良多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能让全世界的学者进一步思考华人在世界一体化进程中应该和可以扮演的角色
 
开幕式当天世界海外华人研究学会现任会长、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廖建裕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王灵智分别作了主题演讲廖教授就现当代中华移民及其后裔的归根、生根、失根与无根等问题阐述了他的观点他认为.归根、生根、失根与无根这几个字眼颇能概括中华移民及其后裔在国家认同、文化认同和族群认同上的经历“根”这个词汇涵盖多种意义它可能是指故土或故乡也可能指国籍、思想意识以及语言文化与风俗习惯据此可以推断“归根”一般是指移民或其后裔没有在新居住地扎根而是最后回到故国或故乡生活“生根”则指其在异乡扎根融入所在地社会归化当地国籍将异乡变成了故乡在融入当地社会的过程中有些移民及其后裔渐渐丧失了原有的语言甚至文化与习惯完全与所在地的“原住民”同化整个失去了原有的根“无根”是指那些没有归属感的移民及其后裔他们四处为家在中国的民族主义浪潮风起云涌的时代“落叶归根”曾经是华族移民的主流形式随着侨居国民族主义抬头“落地生根”成为主流生根与失根其实是一个铜币的两面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的年代里由于国际大环境的变迁“浮萍无根”成了今天的华族新移民共有的概念
 
王教授则以“科学与种族二战以来科技领域的美国华裔”为题分享了他的研究心得他指出“科学与种族”是一个常常被华侨华人研究者和历史学家所忽视的学术领域二战以来科技领域的美国华裔更少被人深入研究可以肯定的是海外华人的科技成就并不仅局限于美国在许多西方国家特别是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海外华人在科技方面也都有非凡的贡献不过美国华裔取得的科技成就最为显著尽管有杰出的贡献但美国华裔科技工作者仍然没有获得应有的承认甚至很少被赞赏事实上种族主义始终困扰着美国华裔科学家和工程师从以前的钱学森到后来的李文和都是如此他分析了整体上针对美国华裔的种族偏见特别是在工作场所、荣誉与奖励方面对美国华裔的种族歧视他希望有更多学者就不同国家包括东南亚国家科技领域里的海外华人进行研究海外华人研究的权威、历史学家王赓武教授主持了大会主题演讲
 
主题演讲之后大会分8个分会场就教育、公民权、经济与企业、历史与人物、迁移与移民、宗教与民间信仰、中国与离散华人、艺术/文化/媒体与科技、海外华人研究现状、政治/社会/文化与族群认同10个子议题进行了小组讨论160多位论文提交者以宣读论文的机会分组讨论广开言路博展众议共同就海外华人研究的各方面问题进行争鸣、研讨与交流众多论文观点鲜明洞见底蕴拔新领异别出机杼
 
会议结束前世界海外华人研究学会进行了换届选举著名人类学家、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主任陈志明教授当选新一届会长会议宣布世界海外华人研究学会2014年、2015年年会将分别在巴拿马和首尔举行第九届大会将于2016年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
 
会后应会议主办方盛情邀请部分与会代表参观了马来西亚历史最悠久的古城马六甲城内以传统建筑最具特色包括很多中国式的住宅此外还有纪念中国明代航海家郑和的三保山、三保井、三保亭等另外一些与会代表参观了马来西亚中华人文碑林该碑林是中国境外最大的碑林它的落成为马来西亚增添了一个中华文化人文景观它已成为马来西亚民众了解中国历史与中国书法的基地也为马来西亚这样一个多元文化和谐相处的国度增添了独特的文化魅力
 

2013年8月26日星期一

送何启良院长履新

8月25日晚上,我们度过了一场快乐的送别。事后何院长赋诗一首给我们,我也不揣冒昧,唱和留念如下:

负笈UTAR读书忙
院长教诲记心上
良兄吉言犹在耳
异国未必是他乡

http://news.sinchew.com.my/node/317811?tid=1

(吉隆坡2013年8月18日訊)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院長何啟良教授說,他將在10月到柔佛州的南方大學學院出任副校長一職。

他今日出席世界海外華人研究學會第八屆國際會議時對記者說,他與拉曼大學簽署3年的合約服務任期,將在本月杪屆滿,在休息一陣子後,他將於10月赴新山南方大學學院出任副校長。

“到南方大學學院任副校長,是一項全新的服務領域。南方大學學院已升格為大學學院,到時將努力地為該大學學院全心全力的服務,具體的職務取決於校長給予我甚麼而定。在那裡我會協助校方、董事會和校長進一步提昇南方大學學院的發展。”

他指出,其夫人尚在新加坡工作,這次是回到離家較近的地方即新山的南方大學學院。(星洲日報)

http://www.orientaldaily.com.my/index.php?option=com_k2&view=item&id=59133:&Itemid=113

(新山2013年6月6日讯)《东方日报》探悉,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院长何启良与该校约满后,盛传將会过档南方大学学院,出任副校长一职。

何启良曾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任教,2010年9月到金宝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担任教授兼第一任院长。 他的研究领域包括马来西亚华人历史、政治、文化、沈慕羽研究、新加坡政治、中国——东盟关係、新马行政改革。

消息透露,何启良与拉曼大学的合约將于今年八九月到期,届时,他可能到南方大学担任副校长一职。

惟何启良受询时拒绝透露任何消息。南方大学校长祝家华以「尊重当事人,不便发表任何谈话」回应此事。

或由何国忠填补

消息也透露,何启良合约期满后,若不获续约,或过档南方大学,他所留下的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院长一职,或將由前高教部副部长拿督何国忠填补。

本报记者致电询何国忠,惟至截稿前,仍无法与他取得联繫。

何国忠在英国考获博士学位后,返回国门,在马来亚大学担任东亚系讲师,之后升任副教授兼系主任、马来亚大学中国研究所第一任所长,研究领域包括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司马迁研究及胡適研究。

他在之后投入政界,第12届大选中选居鑾国会议员,入阁担任高教部副部长。但他在第13届大选中遭行动党候选人刘镇东以7000多张多数票击败。

南方大学学院前身为南方学院,创立1990年,2012年6月升格为南方大学学院。目前该校共有2名副校长,即资深副校长王润华,掌管研究与开放及学生事务的副校长侯亨能。

2013年8月15日星期四

微访谈:关于打工文学

访谈对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会员、东莞市文艺批评家协会副主席胡磊硕士,国家二级作家。

问:何谓打工文学?用微博体,简明扼要,让外国论文指导老师无懈可击。我在论文中直接使用或者作为您一家之言加以引用。

答:打工文学主要指反映“打工”社会生活题材的文学作品。从广义上讲,其作者不限于身份,其内涵和外延不限于地域,其类型不限于体裁。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大环境下特有的文学现象。打工文学概念已经泛化,不存在狭义的概念。

问:我的题目是《打工文学建构论》,一是历史建构(哪些历史动力机制催生、助长、促变了打工文学);二是传播方式建构(个人、集体、组织传播);三是身份建构(作者研究、他者研究);四是书写范式建构(作品研究,底层/低回/抵抗)。本研究试图建构一种打工文学新的阐释体系。您以为如何?

答:还行!

问:假如您来研究,拟用什么做题目,研究方法是什么?

答:《见证命运:打工文学建构论》,首选运用文学社会学的批评方法,或者用主体意识批评的方法,尤其是阿尔贝·贝甘的批评理论,他觉得任何艺术作品都在寻找“人类命运的见证”。你搜索一下以上批评方法的相关理论。我是在吴忠义翻译的《20世纪的文学批评》(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找到这些资料的。做学问是细慢的活,不要急。

问:你的研究目的何在?

答:试图找寻打工文学的生成、结构及其发展规律。

问:有人说,研究打工文学将来找不到工作。

答:打工文学研究当前实际情况大概如此,有一定道理。研究海外华文文学如何?这至少是一个研究方向,而打工文学目前还只是一种文学现象,在国内外中文系还达不到华文文学那样高的地位。以后你到其他高校谋职,你说你是研究打工文学的,不一定有人要,人家肯定要已形成成熟学科或研究领域的博士专家,请三思!

问:那我改方向?以前做的研究都放弃?

答:这就遭遇后现代了。没有对传统和自我的解构,就没有重获新生的结构。解构和颠覆,才能真正浴火重生!
 

微访谈:关于打工文学

访谈对象:青年作家,全国首届鲲鹏文学奖获得者,番禺日报记者林灵

问:如果进行打工文学女作家/诗人研究,您觉得哪几个女作家/诗人值得研究?

答:安子、郑小琼、汪洋、秦锦屏、赵美萍。

问:何谓打工文学?用微博体,简明扼要,让外国论文指导老师无懈可击。我在论文中直接使用或者作为您一家之言加以引用。

答:所谓打工文学,就是打工者写,写打工者。市场经济引发打工大潮,打工大潮托起打工文学,打工文学塑造打工精神:自立、自信、自重、自强!打工文学的产生来源于千百万打工者心灵的呼唤,打工文学是特区的特产,是屹立于时代潮头的文学,是最真实,最朴素的文学,是亿万普通劳动者的文学。

问:有水平!俺导师问为何精英作家写的打工文学题材作品不属于打工文学?我说他们并不真正了解打工文学,只是客串打工题材,最多属于底层写作,但洋导师不采信。您看如何是好?

答:1、建议你不要把打工文学作为研究方向。一是这种研究过时了,许多人靠此捞政绩捞名声捞足了;二是这种研究过去在全国许多高校都有人做过了;三是很难写出新的研究方向与角度。2、高校多数导师知之不多,理解不了,体会不深。

问:……
 

2013年8月7日星期三

《香港粤语惯用语修辞手法及语义初探》阅读报告

《香港粤语惯用语修辞手法及语义初探》是一篇不错的语言学论文。作者通过大量的语例探究了在社会语言环境下,香港粤语惯用语的14种修辞手法,以及与这些修辞手法相关的语例的真实含义。

(一)  学理分析

1、本文符合学术规范,有严谨的学术范式。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以及注释、参考文献,一个都没有少,堪称样板,值得效仿。特别是在注释中,作者提到:本文初稿经单周尧教授、邓昭祺博士过目指正,笔者谨致谢意。这体现了作者特有的礼貌与谦卑。这两位香港大学中文系的老师,是作者的博士生导师。

2、本文研究方法扎实,论证使用了举例论证法,又称“简单枚举法”。它是一种不完全归纳推理,主要根据某类思维对象的部分都有(或没有)某种属性,并且没有遇到矛盾情况,从而推出该类的全部有(或没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推理。在本文中,作者列举了14种香港粤语惯用语修辞手法,并枚举了近200个语例加以印证与推理,得出的结论是有说服力的。这也是例证法的效力所在。

3、本文有一定的创新价值,作者能从香港粤语惯用语修辞手法这个精细的视角,窥探出香港粤语的一些普遍规律,为粤方言学研究作出了字的贡献。

(二)  个人观感

1、作者谈论的“香港粤语”里面的内容,其实只是在说香港粤语里的广州话而已,这从他给出的8种参考文献里有6种是研究广州话的可见一斑。但是在语言学上,粤语是一个语言系统的总称,包括同系的各种地方话语,例如广西平话、白话、贵港话、玉林话和海南岛(海南)的儋州话等。它们都具有相似的音系、语法及词汇,彼此共同点比相异多,所以都被纳入“粤语”系统中。推论过来,香港的粤语,应该也包括这些地方话语。作者没有特别说明这一点,给人“以广州话之偏概香港粤语之全”之感。虽然我们也知道,广州话是香港学界人士以及在香港人口普查中对香港粤语的通称。但是作为学术论文,还是要交代清楚为好。

2、作为关键词之一的“惯用语”,作者没有给出定义。何谓“惯用语”?维基百科指出:惯用语是指各个地区惯常使用的口语,一种短小定型的词汇或短句,意义或许有所引申,未必可以从标准汉语的字面推断。

作者在文章第一段写道:笔者认为:香港粤语“惯用语”应该是符合以下条件的固定语,然后列出5个条件。包括在第二段,作者写道:惯用语的最大特点就是口语色彩浓烈并具有语义变异。严格来说,这都不是定义,而是一种条件归纳。

不仅如此,这5个条件放在任何“惯用语”都适用,具有普适性,而非香港粤语“惯用语”专美。作者如果能够找出属于香港粤语“惯用语”独有的条件或特性,那才是一种新发现。

3、属于香港粤语“惯用语”独有的条件或特性,作者其实无意中看到了,只是没有认出来。或者说,认出来了,并没有意识到它是独特的。

众所周知,香港被国殖民了99年,英国的文化在香港根深叶茂,在语言方面,表现出土洋结合的特点。就是说,香港粤语有大量中英杂交的“惯用语”。这应该是香港粤语“惯用语”和别的例如广东省的粤语“惯用语”最不同之处。作者没有看出这一点,深以为憾。

虽然作者没有强调这一点,但是还是列出了这个现象。例如,在论文的“二,谐谑”中,作者指出:特别有趣的是香港粤语惯用语还常常拿外语词汇来谐谑。这当中有两种情况,一是用谐谑来意译、音译英语词;二是粤语词洋化——把粤语词谐谑英语发音来念。

4、文章例证,问题较多。例如,比较陈旧,缺乏新意。作者在第三部分提到的一个例子:倒夜香(旧时指清洁工人在晚上为居民倒马桶)。这样的词汇早已过时,还拿来津津乐道。在第十四部分关于“缩略”修辞论述中,连“特首”这样在香港妇孺皆知的新鲜缩略词语,都没看到作者引用进来。另外有些例证反复使用,我觉得除了在文章最后“多种修辞手法综合使用”可以重复外,其他时间的重复都是累赘。

5、参考文献,倚重中国内地经验,缺乏西方视角。另外,所列期刊文章的第3篇,居然日期、出处缺,貌似不符合学术游戏规则。

这篇文章,其实是作者博士论文《香港粤语惯用语研究》的第六章“香港粤语惯用语之修辞学构语构义”的部分内容,其实我在上面指出的几个问题,在他的博士论文的别的章节已有说明。但是既然单独成文,该交代清楚的还是不要吝啬笔墨,否则容易引起读者歧见。

2013年8月6日星期二

学术论文与回忆录的融合

学术论文与回忆录的融合
——《他乡的经验:日治时期台湾人的海外活动口述访谈》读后
 
台湾历史学家、中研院台湾史研究所第二任所长许雪姬的长文《他乡的经验:日治时期台湾人的海外活动口述访谈》,是一篇具有学术性又有回忆性的文章,不但提出了口述历史的诸多方法,也回顾了她从事日治时期台湾人的海外活动口述研究的酸甜苦辣,可以说是学术论文与回忆录的融合。
 
我们把它当作是学术论文来阅读分析与理解。是因为该文有前言、过去的相关研究及成果、我的访谈经验、由访谈得到的结果、口述工作过程中常遭遇的困难、代结论六个部分组成,形式与结构上,都符合学术体例与规范,有论点,也有结论,所以说是篇历史学学术论文。另一方面我们之所以把它当作作者学术回忆录来看待,是因为其中写出了很多作者的学术故事与经历。
 
首先来分析这篇文章的学术性,或者说领会这篇文章的学术启发。
 
在前言中作者认为,如果日据时期台湾的历史研究只用日本方面的资料,不能避免地会肯定其统治。而用台湾人的历史书写,往往存在不是每个台湾人都有写作的能力,但不会写的人其经历并非不重要,因此若经由口述访谈,就值得尝试,也很有必要。而且这些人年事已高,再不及时访谈留下记录,这一段历史就将“失传”。这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作者的口述历史研究的重要性。
 
接着,作者从“海外活动”这个切口入手,因为她要研究的,不是日治时期台湾人的岛内活动,而是岛外活动也就是海外活动。她把日治时期台湾人的“海外活动”做了分类,包括到中国大陆、日本、南洋去。而到中国大陆去的,又分为去民国政府地盘、去“伪满”“华北政务委员会”“汪伪”地盘两个部分。最后,作者认为,日据时期台湾人的他乡经验,尤其是大陆经验对战后的影响不小,不研究这一段,无法解释战后台湾种种政治、社会现象形成的原因。这就再一次做实了她的研究意义。
 
在第二部分“过去的相关研究及成果”中,作者从“有关中国大陆经验的研究”“南洋的经验”两部分的研究着手进行文献综述,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专门写到日本去的这一类他乡经验,也许日据时期的日本,于台湾人而言不是他乡。这与前言里提到去日本也是海外活动之一有点矛盾。
 
在“有关中国大陆经验的研究”中,作者又分台湾与中国大陆两个地方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以及访问纪录、回忆录、文史资料三种体裁共5个方面来展开综述,5个并列的部分在分类上似乎有点混乱,不宜相提并论。可以把研究体裁部分列为地理板块之下。而在“南洋的经验”中,作者主要就台籍日本兵、志愿军、义勇队、拓南工业战士的他乡经验研究资料,进行了文献综述,其实还有到东南亚做其它事情例如经商求学的台湾人的他乡经验,也值得记录研究与被综述进来。
 
作者在第三部分“我的访谈经验”中,提出了很好的口述历史研究方法。 例如建立相关访谈名单、设计问题、联络确认生死、说服接受访问、进行正式访谈、整稿、改稿、订稿、签约出版等。作者的经验非常琐碎,或者说详尽。其实,概括地说就是征集与开展,包括资料准备、设计提纲、选择约谈、整理归档而已。作者在此论述中,订稿与定稿不分,两者混用,也值得商榷。
 
在第四部分“由访谈得到的结果”中,作者涉及到口述历史的研究。口述历史收集与口述历史研究是两个过程,后者以前者为基础,前者为后者提供前提。作者没有明确这一点,也许在她看来,这是不证自明的。作者没有过渡段落,直接开门见山总结“由访谈得到的结果”为四点:1、得到历史上相当重要的材料,2弥补文字记录不足,3、了解到台湾人性的复杂性,4通过访谈搜集到很多文物,5、引用、转载与回响。
 
美中不足的是,论文没有详细说明她的口述历史研究方面的成果,例如通过她的访谈,在某个历史疑难问题上得到了什么新的历史结论,等等。
 
其次,我把这篇文章当作回忆录来阅读与欣赏。
 
这集中体现在文章的第五部分“口述工作过程中常遭遇的困难”。比如辛苦找到受访者却被拒绝不愿接受访问,吃闭门羹,更可惜的是花了不少力气整理出来的稿,在受访者阅稿后却不愿意出版。具体包括1、整好稿后无法出版,2、访谈后难以整稿,3、出版后有后遗症,4、考订的困难,5资料使用的困难。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总结出的这些口述工作过程中常遭遇的困难,很有代表性,也让读者从中看出了学术道路不容易走,不经历风雨,很难见彩虹。
 
作者在最后的代结论中,回忆了她从1978年参加台北市政府的一个活动,开始了她漫长的从事口述访谈工作的历程。作者说,屈指一算,匆匆28年过去了,那该走的路她已走过,功过自有后人判断,生前毁誉并不值得计较,显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高洁的学术品格。作者也谈到她未来要进行的计划,也值得后学景仰。她虽然贵为中研院台湾史所的所长,功成名就,德高望重,完全可以坐享其成,吃吃老本,人到中年万事休啊,但是她还计划继续亲自去做访谈,确实让后学钦佩并不敢懈怠。
 
最后,我谈点自己的真实收获。
 
通过研读此文,我对口述访谈特别是口述历史有了一定了解。口述历史是一种搜集历史的途径,该类历史资料源自人的记忆,由历史学家、学者、记者、学生等,访问曾经亲身活于历史现场的见证人,让学者文字笔录、有声录音、影像录影等。之后,作为日后学术分析,在这些原始记录中,抽取有关的史料,再与其他历史文献比对,让历史更加全面补充、更加接近具体的历史事件真实。
 
希望自己以后也有机会,对那些文字功底比较差的打工者,进行访谈,以便丰富打工历史与打工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