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8日星期五

核心期刊


核心期刊是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是进行刊物评价而非具体学术评价的工具。它的功能被放大,扭曲,错误地被用于对科研工作者学术水平的衡量,如在相当一批教学科研单位申请高级职称、取得博士论文答辩资格、申报科研项目、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学术水平评估等,都需要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或若干篇论文。详见:http://baike.baidu.com/link?url=Nyc4GbGBWrBjEWzIzaTOwLjuJcc1pTvH9_ijla2Htyprzde3bqLKu...q5lzGNvjO98

中国大陆的“中文核心期刊”,是被北大图书馆每四年出版一次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列出的期刊(2011年后每三年出版一次),最新版为2011年版。此外,中国大陆还有6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包括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等。如果某期刊被同时被两种核心期刊遴选体系认定为核心,那么该期刊就是双核心期刊了。比如,《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季刊,就是双核心期刊。该刊已选入北大2011版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双核心”自然比“单核心”更要“核心”一点,学术水准更高一些。

中国大陆的“核心期刊”被称为“黑心期刊”/“狠心期刊”,版面费/运作费太贵,用稿太黑,关系稿太多,让人又爱又恨。为了能在“黑心期刊”/“狠心期刊”上稿,各路精英使出浑身解数,削尖脑袋,不惜血本,找关系开后门,请客送礼。有的大学院系,不惜动用公费,在核心期刊大打宣传广告,顺带发几篇论文,以提振本院系之学术声誉。可还是有人送钱无门,于是各种论文发表中介应运而生,上网一搜索,大把论文贩子在打广告。

也许有人会说,杂志都刊登关系稿,如何保持质量,保住在“核心期刊”队伍中的位置?聪明的主编,对此驾轻就熟。对于院士来稿、正教授/博士生导师来稿、业界大腕来稿、外国专家学者来稿,网开一面,不但不要版面费/运作费,还奉送稿费。每期约几篇“重头稿”站台,立了牌坊又不影响当婊子。一期杂志,三分之一是精品稿,就可以保住“节操”。三分之二的版面拿来卖钱,养得活杂志社。国情使然。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很多杂志社,改制成“自收自支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简单说,就是政府“断奶”,没有财政补贴,要靠市场化运作而生存。“核心期刊”想不黑心、想不狠心都难。

有钱能使“磨推鬼”,核心期刊的堕落不足为奇。中国论文数量排名世界第二,发表量与引用率成反比,目前的篇均被引次数低于世界平均值。文章没人引用,等于废纸一张。

问题还在于,对于有薪水的大学老师/科研人员来说,花钱买版面上核心期刊,能够顺利通过职称评定与晋升,也是“用银子换金子”、“长痛不如短痛”。可是,对于可怜巴巴全日制读书的苦学生(主要是硕博士生)来说,天价版面费简直就是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2006年7月10日,广东著名的《南都周刊》发表记者彭晓芸的报道,题目是《研究生买版发论文 核心期刊散发腐败气息》,激起全社会对于“研究生毕业必须发表论文”的同仇敌忾。

后来,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外交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7所大学取消了“研究生毕业必须发表论文”的硬指标。学生即使没能发表论文,也能毕业。详见: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60718/0914803746.shtml 中国大陆大部分高校积极响应,保守的学校则规定,研究生毕业前,在一般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意思一下就可以了,未必一定要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老师都很难上稿,何况学生?

令人惊讶的是,中国的研究生教育与培养正在告别“核心期刊”时代,而兄弟国家有的大学居然要求“中国学”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毕业前,必须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还说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来要求研究生,是借鉴“大陆经验”与“台湾经验”。拿“核心期刊”来卡学生的毕业,不知是台湾学习了大陆,还是大陆学的台湾,呜呼,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已经过时了的“中国经验”,兄弟国家有的大学趋之若鹜,这叫人情何以堪?

也许有人会说:你别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有本事你也在“核心期刊”发个文露个脸啊!呵呵,心花社本日头条:本人的一篇学术会议综述在“双核心期刊”《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季刊2013年第3期发表了,今天上网刚查到,勉强一点也算论文吧?详见:

http://c.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hqhrlsyj.aspx

http://c.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hqhrlsyj/2013-3.aspx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