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6日星期六

华人锡矿业系列讲座(一):琉琅妇的故事

http://www.utar.edu.my/ics/index.jsp?fcatid=252&fcontentid=2643&f2ndcontentid=116603

本院中华研究中心2015年4月8日下午在金宝校区PF067室,举办了题为《琉琅妇的故事:霹雳州近打谷锡矿业图像》的学术讲座,这也是“华人锡矿业系列讲座”的第一场讲座,由拉曼大学文学院新闻系郑文德讲师主讲。主持人黄文斌中心主任在开场白时指出,华人对整个马来西亚的锡矿产业而言,有过一段不可磨灭的光荣历史。还原到英殖民时期马来亚的历史脉络里,我们可以发现,锡矿业的发展与华人的积极参与和辛劳付出密切相关。1847年和1880年,霹雳州分别在拉律地区和近打谷发现蕴藏丰富的锡矿,吸引了大批华工移民。此后,以霹雳州锡矿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带动了州内怡保、务边、金宝等地的发展,也使马来亚进入现代化的建设。研究马来西亚华人锡矿业,既有学术价值,也有历史与现实意义。
 
郑文德讲师还未开始演讲前,先播放一则短片,告诉大家什么叫“洗琉琅”,“琉琅妇”又是怎么一回事。通过直观生动的画面与镜头展示,同学们纷纷被这精彩的影片所吸引,对于这份陌生的职业抱着即好奇又敬佩的态度。原来,历史文献对于“洗琉琅”的记载并不多,而社会大众也认为这是一种末流的行业。琉琅妇不一定都是华裔,但从事这一行的大部分是客家女性。她们用一个被称为“琉琅”(Dulang)的凹型木盘,在水沟中淘洗锡米。在酷暑中,她们每天要站在没膝深的水里弯腰工作4到6个小时之久,因此在马来西亚的锡矿开采史上便有了“琉琅妇”这个辛酸的名词。虽然“琉琅妇”不获重视,但她们对于马来西亚锡矿业却贡献良多。其中占了全国总生产量的5%-6%,巅峰时期有3万多人从事这个行业,带来数以万计的外汇。

郑文德讲师通过田野调查和口述历史的手法,采访到了不少健在的“琉琅妇”,尽管她们年事已高,但是对她们曾经从事过的“洗琉琅”依然记忆犹新。她们的口述,为不被重视的历史留下了鲜活的史料。郑文德讲师还特别提醒在座同学,做口述历史应该注意的方面,例如:要熟悉在地的人文景观;具备一定的专题研究能力;具备较强的亲和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具备新闻传播知识以及采访的技巧和应变能力;懂得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及时掌握受访者的心理变化;做一个善于聆听的谈话者;准备好适合的记录工具等等。郑文德讲师笑着透露,在采访的过程中,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包括受访者一些趣闻轶事。

最后,郑文德讲师强调,研究本地历史必须有一定热诚和耐性,才能有所收获。本地历史尤其是华人研究,尚有许多待研究的领域,是需要许多学者们去挖掘的。黄文斌主任则认为年轻一代都应该有至少一次洗琉琅的体验,才能体会前人的辛劳,继而珍惜目前所拥有的一切。讲座的最后环节是师生交流,气氛轻松愉快,宾主尽欢。同学们收获了书本上学不到的历史知识,还有可口的茶点,过了一个有意义的下午。

2015年5月14日星期四

余氏“台风”影响马华文坛

余氏“台风”影响马华文坛 拉曼大学一篇博士论文创多个第一



(霹雳‧金宝讯)在拉曼大学最新一届毕业典礼上,应届毕业生、“新科状元”李树枝并不太引人注目,但是他撰写并通过答辩、藉此获得博士学位的毕业论文《余光中对马华作家的影响研究》却创造了多个第一。

这篇被界定为哲学(中文研究)博士学位论文的著述,其实是一部纯文学的博士论文。它研究和回答的,是纯粹的文学问题,那就是台湾著名诗人、作家余光中对主流马华作家的创作有哪些影响,怎样影响,影响的成果如何,为余氏“台风”登陆并深刻影响马华文坛留下历史见证。它是我国第一部系统阐述余光中对马华作家总体影响的博士论文,从文学评论、散文、现代诗三个类别,就方娥真、刘贵德、温任平、张书林、谢川成、其他天狼星诗社作家群、温瑞安、何启良、辛金顺、骆耀庭共1个团体、9名马华知名作家的文学书写,进行整体观照和学术探究,揭示他们的接受美学与受余光中影响的创作轨迹。此外,本论文也是我国第一部用母语(中文)写成并通过答辩的纯文学博士论文,体现了我国高等学位教育的包容性与多元化,也属于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史上的大事。《余光中对马华作家的影响研究》这部20多万字的论文,还是拉曼大学栽培出的第一部文学类博士论文,论文作者也是拉曼大学哲学(中文研究)博士班第一个报读生。

面对来自中港台学界和马华文坛的赞誉,论文作者、现任拉大中华研究院助理教授李树枝显得非常低调,他谦虚地表示,余光中先生属于世界华文文学、华语语系文学乃至比较文学研究领域无法回避的研究对象。他的博士论文只不过丰富了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对余光中的研究成果,厘清了余氏现代主义、广义现代主义、中国性-现代主义与马华文学现代主义书写/运动的“内在关系”而已。
 
http://news.sinchew.com.my/node/423902?tid=1 

2015年5月15日星洲日报全国版第22版头条!

广西裔华人教师

近获马来西亚中文文学类首张博士文凭

        5月16日是马来西亚的教师节。这一天,马国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的助理教授李树枝特别高兴,这是他今年3月获得博士学位后过的第一个教师节。有学生买来头天(5月15日)的《星洲日报》作为教师节礼物送给李老师,那天的报纸刊登了李老师获颁马来西亚中文文学类首个博士学位的图片新闻。

马来西亚华教史上第一个中文文学类博士李树枝祖籍广西容县亨塘村。他不仅是马来西亚拉曼大学毕业的第一个研究纯文学的博士研究生,同时也是马来西亚首位用中文撰写毕业论文的文学类博士学位获得者。

        据悉,因为国情不同,包括最高学府马来亚大学在内的马来西亚各院校中文系,博士毕业论文都必须用国语(马来文)或英文撰写,或者最终翻译成国语(马来文)或英文提交。创办已经13年的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中文系在华社努力与官方许可下,除了用中文教学以外,亦允许学生采用中文撰写硕士博士论文,开创了华语教育在马国的新局面,使得中文学历教育在马来西亚从华文小学、华文独立中学到大学(本科、硕士、博士)能够一以贯之。为了响应这一利好政策,李树枝抓住机会,5年前成为拉曼大学中文系第一个博士研究生,并最终在今年顺利毕业,如愿以偿、不负众望。

说话依旧带有容县口音的李树枝,自小生长在马来半岛华人新村(New Village),生活学习条件十分艰苦。中学毕业后他考入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就读本科,后在马来西亚一所华文独立中学教书。工作之余,他坚持自学中国文学,并最终考入中国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硕士学位,学成后回到马来西亚,出任拉曼大学讲师并在职攻读该校中文系博士研究生。2015年3月,李树枝顺利登顶学术巅峰,戴上博士帽,成为该国第一个用中文撰写毕业论文并获得文学类博士学位的毕业生。他的成功,体现了马来西亚高等学位教育的包容性与多元化,也属于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史上的一件喜事。

李树枝博士的毕业论文《余光中对马华作家的影响研究》,也是马来西亚第一部系统阐述中国台湾诗人余光中对马国华人作家总体影响的专业著述,揭示了中马两国文学交流的意义与价值。(这后面的文字是我应中国国内某家媒体之约而写的,不知道何时发表)